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如下:
相思拟木蠹蛾
相思拟木蠹蛾属鳞翅目,拟木蠹蛾科。以幼虫在树上钻蛀浅坑,啃食树皮,被害树木常由于韧皮部受伤,养分输送不足而生长不良。主要在树枝分叉、树皮粗糙和伤口等处钻蛀虫道,白天匿居其中。5月上旬羽化产卵,6月下旬至7月中旬,属低龄幼虫期,取食量较少、钻蛀树干较浅多数还在树皮下,外面有由虫粪,蜕皮头壳及树皮碎屑组成的隧道,幼虫在傍晚从隧道外出啃树皮。虫道不深,是防治的最佳时期。
防治方法:
1.诱虫灯防治:用诱虫灯对防治相思拟木蠹蛾成虫。
2.物理防治:用锤子敲打或铁丝钩杀虫道内的幼虫和蛹。
3.化学防治:用80%敌敌畏1000倍药液均匀的喷树干直至往下流药水为止,连续2-3次,每隔5-7天1次。或用100倍的敌百虫或敌敌畏药液刷树干。向虫道内注射乐果、或马拉硫磷、或敌敌畏100倍药液,然后用黄泥或棉花堵塞虫道口。实践表明,在7月份低龄幼虫期进行化学防治效果最佳。
棉古毒蛾
棉古毒蛾属鳞翅目,毒蛾科。以幼虫取食叶片,食性杂,危害多种花木,如羊蹄甲、洋紫荆、木棉、台湾相思等。目前在柳州已经有零星危害洋紫荆。
防治方法:
1.黑光灯诱杀。利用黑光灯诱杀雄蛾。
2.此虫雌蛾不能飞翔,扩散能力较差,初孵幼虫有群聚性,因此要在低龄幼虫盛发期进行药剂防治。可用90%敌百虫结晶体1000倍液,或80%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,或5%抑太保乳油1000-2000倍液喷雾。
叶蝉
该虫危害秋枫、木棉、柳树、木芙蓉等植物,叶蝉都以成虫、若虫危害寄主植物的叶片,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内吸取汁液,叶片受害后,多褪色成畸形卷缩现象,甚至全叶枯死。此外,叶蝉除直接危害外,还能传播病毒病。在柳州高温干旱天气利于是该虫的盛发。
防治措施:
1.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。
2.盛发时可选用90%敌百虫晶体,或50%辛硫磷乳剂,或25%亚胺硫磷乳剂1500倍液,或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,或10%啶虫眯乳油800-1000倍进行喷雾防治。由于该虫躲在叶背,故喷药时应均匀,7天以后再喷一次,效果更佳。
大腿榕管蓟马
大腿榕管蓟马属缨翅目、管蓟马科。以成、若虫为害嫩叶和幼芽,致使形成大小不一的紫红褐色斑点,后沿中脉向叶面折叠,形成饺子状的虫瘿,数十头致上百头成虫、若虫在虫瘿内吸食为害。受害严重者多数树叶成饺子状,且布满红褐色斑点,降低了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。目前在柳州已经开始危害,不久将进入盛发期。其寄主植物有黄金榕、小叶榕、垂榕等。
防治方法:
1.在黄金榕、小叶榕、垂榕第二次长新叶时(柳州一般在6月上旬),发现虫瘿时及时摘除,修剪时尤其要注意把有虫瘿的枝条剪掉,集中深埋或烧毁。
2.在未形成虫瘿前喷洒50%杀螟松或40%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40%七星宝乳油800倍液、2.5%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,防治效果好。
3.大腿榕管蓟马虫口密度较大时,可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—1500倍液喷雾。连续用药2—3次,每次间隔7天左右。
叶甲
叶甲属于鞘翅目 ,叶甲总科。该科昆虫与寄主植物关系密切, 成虫、幼虫均植食性 ,不少种类是农 、林等的主要害虫 ,但其中的一些类群由于寄主专一。危害园林植物主要有:柳圆叶甲、危害木芙蓉的叶甲、危害月季的叶甲等;以成虫、幼虫取食叶肉,受害处叶片呈网状。成虫咬食叶片,成环形或半环形缺刻,咬食嫩茎造成死苗,还危害花。目前,在柳州部分寄主植物危害比较严重。
防治方法:
成虫具飞翔性,做好虫情观测,当虫口密度过大时,用1.2%烟参碱1000倍液,或2.5%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,或80%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,隔7再喷雾一次,连续防治2-3次。
蝽象
蝽象属半翅目,蝽科。蝽象以吸食植物的汁液维生,也会将该植物作为它们的栖身之所。蝽象危害时,成虫、若虫将针状口器插入嫩枝、幼茎、花果和叶片组织内,吸食汁液,造成植株生长缓滞,枝叶萎缩,甚至花果脱落;在柳州目前主要栾树、大叶榕等。
防治方法:
1.在卵盛期,人工摘除卵块。
2.成虫和若虫早晚或阴雨天气多栖息于树冠外围叶片或果实上,可在早晨或傍晚露水未干不活动时进行捕杀。
3.发生较多时可重点喷药防治成虫和1~2龄若虫。可供选用的药剂有90%敌百虫晶体1000~1500倍液,40%乐果乳油1000~1500倍液,2.5%溴氰菊酯(敌杀死)乳油3000~4000倍液,20%氯戊菊酯3000~4000倍液,2.5%三氯氟氯菊酯功夫(功夫)乳油3000-4000倍液等。
白粉虱
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。属半翅目粉虱科。天气干旱炎热利于其发生,目前在柳州开始危害,不久将进入盛发期。寄主的园林植物很广,主要有高山榕、羊蹄甲、洋紫荆、刺桐等。危害特点是:连续吸吮使植物生长缺乏碳水化合物,引起叶子黄化,脱落。成虫排泄物不仅影响植株的呼吸,也能引起煤烟病的发生,而且在植物叶背大量分泌蜜露,引起真菌大量繁殖,同时还是各种作物病毒病的介体。
防治方法:
由于该虫有迁飞性的特性,寄主植物四周的设施或其他植物都是其栖息场所,防治时连同四周的设施和植物一起喷药。最好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及时用药,每张叶片有成虫2一3头时进行,尤其掌握在点片发生阶段。白粉虱发生初期用10%吡虫威400一600倍液,或10%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,或25%扑虱灵乳油1500倍喷雾。能杀死卵、若虫、成虫,当虫量较多时可在药液中加入少量拟除虫菊酯杀虫剂。一般5一7天1次,连喷2一3次。
锈病
锈病属担子菌真菌。主要为害植株中下部叶片。病初叶面现零星单个小黄点,周围水浸状,后病叶背面形成桔黄色夏孢子堆,逐渐扩大,沿叶脉处较多。夏孢子堆成熟后破裂,散出大量橙黄色粉末状夏孢子,布满整个叶片,致叶片干枯或早落。有雨或夜间多露的高温季节利于锈病发生,管理粗放且植株长势差易发病。目前柳州发生的锈病植物有:柳树、美人蕉、菖蒲、蜘蛛兰等。
防治方法:
1.加强肥水管理,保持植株长势,增强抵抗力。
2.发病初期喷洒波美0.2-0.3度石硫合剂。发病盛期交替喷洒25%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~400倍液,或20%粉锈宁2000倍液,或40%多硫悬浮剂500倍液喷雾。隔10天喷1次,连续用药2-3次。
另外,近期还要注意监测灰白蚕蛾、洋紫荆台湾黄毒蛾、草坪夜蛾、文殊兰夜蛾、杜鹃冠网蝽等虫害的发生,并及时防治。